浙江·台州 公众号 搜索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新闻中心 学部专栏 家校沟通 招生招聘
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杨紫镜头前哭诉窒息母爱,控制系母亲到底想控制什么?

发布者: 浏览次数: 27 2020/12/08

“你的这份爱,让我好窒息。”

“你希望我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近期,赵薇执导的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正在热映,其中第二集《许愿》由“国民闺女”杨紫演绎26岁女孩“小雨”。

微信图片_20201210142553.png

小雨的母亲在怀孕时遭遇丈夫出轨,在咒骂和报复后和丈夫离婚,独自抚养小雨。


从出生到26岁,从选择朋友到被逼和男友分手,小雨一直生活在母亲的高压控制之下,无数次想要逃离,却又担心母亲无人可依,只能忍受。


无法面对母亲,小雨选择在26岁生日也是“母亲受难日”的这一天,录制视频吐露内心的寂寞和无助。

2.png

控制欲是个人对周围的事物和他人的控制,有控制欲正常,但控制欲过强,不正常。


“控制欲太强的母亲”和“急于逃离的孩子”,光听着就充满戏剧冲突的角色设定,这并不只存在于影视剧中。


某乎是国内最大的网络问答社区之一,拥有1.8亿用户,在问答页面输入“控制欲”“母亲”,我们看到很多求助。

微信图片_20201210142905.png

上知天文宇宙大爆炸,下侃地理海底九万米的“知乎”用户,此时纷纷哑火。


1

不要试图讲道理,没有用的


2

就像魔咒一样


3

试图讲道理,就会进行武力镇压,要么承受要么离开

逃!逃离母亲!渐渐演变成一场自我拯救的“成人”仪式,而母亲们全然不知。解释——争吵——无话可说——躲避......

我爱你的方式一直如此,

难道错了吗?


以爱之名控制爱

“非爱行为”是心理学对现代人交往行为存在的一种界定,意为:以爱的名义对亲近的人非爱性掠夺及强迫性干预,往往发生在夫妻、恋人、母子(女)、父子(女)之间。(1)

将“非爱行为”的概念通俗化我们会更熟悉一些:说着“我是为你好”、“你能做好什么事”、“真正爱你的只有我”,强迫我们做不愿意的事情,从学习、工作到生活,直接干预而不是建议。

在更极端的控制欲操纵下,有些母亲还会对孩子实施社交隔离、贬低指责、经济把控以及情绪把控,让孩子完全依赖母亲,难以分离、难以实现个体化。



母亲真正想控制的

是内心不接纳的冲突

一个人对自身的不接纳源于原生家庭或遭遇的某种创伤。

 比如,长期处在被否定的环境中,孩子会对自身的“虚弱”、“无能”感到恐惧,在潜意识里压抑了太多的痛苦和屈辱的回忆,也由于长期回避,导致自身没有发展出应对这些情绪的能力。


当体能和社会能力发展,他们会竭力证明自己是强大、正确、重要的,以此防御自己潜意识的创伤,极力避免触碰自己脆弱无助的部分。



因为童年的自己缺少爱和安全,所以补偿性地给予孩子过多的爱,过犹不及成了伤害;


因为害怕被否定,所以“错的是别人”,需要对方改变来适应自己;


因为害怕被抛弃,所以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周围的人和事,希望摆脱内心不安;


所有的歇斯底里掩盖的是内心的颤抖,所有的不接纳埋藏的是巨大的恐惧。



母亲控制不了的是

外界挑战对自身的要求

当回答不出孩子的问题,既有知识储量捉襟见肘,“原来妈妈并非无所不知”母亲感到不安和羞耻;


当孩子越大越有主见,开始尝试独立、与母亲辩论,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分离,母亲在心理上无法接受;


当需要动用更多社会资源才能满足孩子需求,而母亲刚好缺少或很难提供,例如,抢手的学区房、出国留学的大额资金引发的焦虑;

当外界提出更多挑战,而母亲并不能有效应对,她们也会选择回避,将问题的产生归结为自己以外:


因为你问题太多了。

你这不是有主见,你只是不爱我了。

因为你不够努力,你根本不需要那些。

控制欲强的人情绪并不稳定,很多事情还容易激发新的焦虑。那些需要母亲直面解决的问题始终被回避,未被直面和处理的恐惧本身就会引发焦虑,在控制行为的背后正是大量的需要被处理的焦虑。



母亲控制欲下的“母亲”

我只是学着成为母亲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中写道:“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韩国国民剧《请回答1988》里,由于忘记二女儿生日,父亲诚恳道歉:“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


“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也只是个女孩。




育儿书籍、讲座、视频……这些通过努力有意识的显性学习能帮助到我们,但在实际生活中,隐性的学习也在支配着我们。

母亲的教育方式也会“遗传”,在家庭生活中,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性格很难不受母亲影响,控制欲强的母亲可能教育出缺少主见的孩子,当孩子遇到同样的育儿问题,会在脑海中搜寻到母亲的“有效方法”,最后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控制和被控制进一步循环。



逃离控制欲而不逃离爱

母亲也是受害者,只是错误地表达着内心的不安和为数不多的爱,她们爱孩子胜过爱世界,只是在控制欲和过往伤害之下,拥抱成了枷锁。

面对控制欲,我们应该直面情绪和内心恐惧,世易时移,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过往并不美好的经历;

尝试接纳,接受事事不如人意是人生常态,承认自己并不总是对的,也需要陪伴需要沟通,这并不是懦弱,也不是作为母亲不该有的脆弱;

将目光收回,试着放手专注自己的生活,尝试接受不同的事物,孩子是母亲的重心,但不应该是中心,母亲也应该拥有自己的生活和自由。

上一篇:国学课堂 | 孟母三迁,环境育人 下一篇:有氧运动如何铸就最强大脑?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 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 特色教学 特色课程 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 家校共育 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 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 特色教学 特色课程 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 家校共育 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涌泉路166号 电话:15557677226 邮箱:tmg-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临海市培文阳光实验学校 京ICP备17062012号-2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