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 公众号 搜索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新闻中心 学部专栏 家校沟通 招生招聘
家长学校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正当合理的惩罚,孩子才会接受

发布者: 浏览次数: 73 2020/10/12

在如今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大环境下,不能体罚孩子这一观念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那么,作为家长,你是怎么看待体罚这个问题的呢?先别急着回答,听我讲一个书中的例子:


有位妈妈说她儿子的社团老师会打人,一人犯错,全班体罚,结果孩子不服气。作者问那位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向老师表达家长反对体罚的想法。妈妈说,因为老师曾警告孩子不可以跟家长说,如果去反映反而让孩子的立场为难——不过,妈妈也坦承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位老师的确把整个乐团的水平提升起来了。

这是个很好的例子,反映了现实中大多数家长都有的矛盾心情:如果真的借着体罚这种方式让孩子取得好成绩,那家长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结果不好,那家长们可能就会说:“看吧,体罚孩子是不对的。”事后诸葛亮的行为,正可谓屡试不爽。

首先,连坐法是不公平的,一个人做事一人担,不能把个人的过错强加于整体上。

其次,老师让孩子不要和家长说的理由是什么?是威胁吗?但孩子还是和妈妈说了,但如果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跟家长说,那么这件事情会不会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这时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进一步了解事情的情况,再做出判断。

最后,一边反对体罚,一边对肯定体罚后立竿见影的效果,家长们为什么对体罚的态度这么矛盾呢?这是家长们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结果导向型的思维方式使我们更趋向于选择“抄近道”,但又舍不得屈尊走下道德高地。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并非不能接受惩罚,但一定要说明为什么。理解了原因和后果才会知道遵守规矩的重要性,正当的处罚会让孩子明白:“我这么做不对”,孩子理解的重点是:“我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错误的处罚则是让孩子叫嚣:“凭什么打我!”孩子理解的重点是害怕被打:“只要不被发现就不会被爸妈打”,那么下次他们只会更加小心谨慎,以防再次被打,而不是避免重蹈覆辙。

让孩子从共同的约定、必有的纪律、责任的完成来了解罚则存在的原因与处罚启动的时间,处罚才不会变成一种威胁,学习的前进也不必仰赖粗糙的惩罚制度来产生刺激作用。

上一篇:家校携手,相约美好——临海市培文阳光实验学校首届家委会成立仪式 下一篇:临海市培文阳光实验学校首次月考开启 | 家校合作,助力月考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 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 特色教学 特色课程 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 家校共育 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 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 特色教学 特色课程 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 家校共育 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涌泉路166号 电话:15557677226 邮箱:tmg-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临海市培文阳光实验学校 京ICP备17062012号-2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