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公众号搜索
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
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初一 | 遵守规则,需要刻意训练

发布者: 浏览次数: 23872020/10/22

总想在社会关系中把自然的感情排在第一位的人,是不清楚自己的需要的。假如常常处于自我冲突的环境下,难以选择自己的需求和应尽的责任,那么他是不会成为一个人的,也不会成为一个公民。对自己、对别人,他都一无是处。                  

——《爱弥儿》卢梭


观察你的孩子,认识自己的教育

翻开孩子的作业本,看看在老师规定了不允许使用修正带的情况下,孩子是否还在使用?老师的批改是否经常会提醒你的孩子注意格式?老师有无向你反映过孩子的纪律问题或随意插话的现象?


你是否觉得格式问题无伤大雅,只要做对就可以?你是否认为随意插话是孩子善于表达的表现?心里颇有些赞许?


现在请你设想另一些场景——考试不得使用修正带,否则作废卷处理,你会允许孩子继续使用么?答题需要在指定位置进行,超出部分不作为评分依据,你会叮嘱孩子按要求做么?考试时未经允许不能向同学借文具,你认为孩子会懂得举手示意吗?

微信图片_20201022161228.jpg

青少年漠视规则、违反规则,大多是出于重视自己多过重视事件,因此,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这不但是为了孩子融入社会,也是为了保护孩子。


作为班主任,到了学期收尾工作时偶尔会遇到一两个家长发来消息,“告知”无法参加结业式,问起原因,不外乎已经报好了旅游团或要参加某某夏令营。在家长看来,自己是为了带孩子开阔眼界,殊不知自己在无形中也在告诉孩子“我们比规则重要”。


这样的家长在工作上也许是好老板、好员工,在社会上也许是好公民,但未必是个好的教育者,有些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遵守规则、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可自身却处处违反规则,孩子的榜样又要从何找起呢?


所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建议家长先从自身做起。



完善教育过程,树立规则意识

阅读了多篇推送后,好学的家长们,请试着运用你过去学到的教育理念和分析方法,试着总结以下几条消息的共性:

微信图片_20201022161337.png


一个词总结:失控。孩子对自我管理失控,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失控。

微信图片_20201023103527.jpg

从这些短信里,我们看到的只是孩子的“无理取闹”和家长的“惊慌失措”,而这背后,其实是权力的拉扯。

当孩子破坏规则时,他要的是自己掌握一切的权力;当家长感到无法说服孩子时,或用愤怒来彰显地位,或用迁就来回避冲突,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出于对自己失去权力的痛苦。

冷静一下,我们跳脱出来,想想自己的教育目标——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独立,是吗?既然我们希望孩子能独立,那我也希望家长们清楚,在他们独立前,我们要教会他们的是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权力。而在家庭中,你如何看待、运用权力,则是孩子的第一手学习资料。

除了“失控”外,我们还看到这几条短信都有一个向外的推力,那就是诉诸老师,家长或想通过老师的力量来约束孩子,或想通过自己的话语让老师同样迁就孩子,以达到家庭内部的“和谐”。

这些家长认为“老师”代表着一种“权力”,其实恰恰是他们误解了“权力”二字,须知,如果一个孩子在校能长期遵守规则,一定不是因为老师有权力,而是因为老师讲规则、学校讲规则。

明晰了这一点,请看以下几则短信:


我和小嘉妈妈着急他还不懂事,学习上松懈,做作业磨磨蹭蹭,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妈妈催。原以为现在离学校更近,可以多半个小时早读,他答应了却做不到。

他现在晚上过了9点就不能玩手机,所以我们回来之前就拼命玩……手机没收了,说好这次期中考试如果较上次提升10名就还他。

我每天都定时,让他下课后就发备忘录给我,准时发送就奖励红包,他要买游戏装备,所以我想着只要他有积极性都愿意尝试,可他对我还爱答不理的。


读到这,也许你会发笑,看别人的问题总是更清楚,现在,请你回想自己的教育过程,思考几个问题:

   家里制定的规则,是家长一厢情愿的结果,还是和孩子双方达成的共识?(注意,孩子出于家长压力而答应的事不能叫“共识”。)

   让孩子遵守规则的目的是培养习惯、能力,还是追求一个具体可量化的结果?

   你们的规则是仅对一方有约束力,还是对双方都有?

   当孩子没有遵守规则时,你是先分析原因,还是先进行惩罚?

   你的奖励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

   你会预支给孩子的物质奖励吗?

   你和孩子达成的共识是否也得到了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

建议你将以上问题同样问问你的孩子,看看你们之间的答案是否一致。
 
规则意识的培养除了家长要言传身教,同样重要的还有对孩子的“刻意训练”,不要妄想仅靠“潜移默化”就能帮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因为家长遵守的规则大部分还不能被孩子迁移到他的真实场域中去。

因此,若想让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懂得重视规则、遵守规则,还需要家长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完成摸索和践行。

同时要注意,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孩子能不断走向独立,而不是一下子获得成功,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能放任孩子,不能没有原则,但也要允许孩子反复、给予孩子修正的机会。


推荐阅读●○●○

《非暴力沟通儿童积极心理学》

作者:曹刘霞

推荐理由:本书关注家庭教育中实际出现的问题,将原因和对策以提纲形式呈现,方便家长快速找到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建议家长多比较,多思考,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判断,避免照搬做法引起新的教育问题。

阅读难度:轻松

《孩子:挑战》

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

推荐理由:家庭教育,是家长们成人后的一大挑战,既然是挑战,就势必有挫败、有成就,有笃定的部分,也有让你怀疑的时候。但我们要清楚,我们挑战的不是孩子,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更好地迎接他未来会面对的挑战。

阅读难度:中等



成长袋


规则意识(rule awareness)、权力主张(power assertion)都是育儿实践(parenting practice)中常常要涉及的,而目前家庭教育领域最为推崇的“权威型”教养(authoritative parenting)风格,其特征就包括强有力的规则意识,适当的权力主张,以及持续的温暖而及时的回应和支持。父母亲要想对孩子起到影响和引领作用,首先需要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用温暖和积极的态度,及时响应和支持孩子。在人与人之间互惠原则基础上,孩子会更愿意听从家长的安排和教育。


而权力高压的方式,短时奏效,长时失效。研究表明,“专制型”教养(authoritarian parenting)风格的特点是强调控制,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要求孩子必须遵从指令,而对发布的指令内涵一般不做解释;对孩子的需求多数没有反应或拒绝。研究表明,这样风格中培养的孩子往往低自尊,在青春期之后的亲子互动中往往表现出叛逆,在与他人交往中难以把握较好的分寸,幸福感较低。


试想这样两种家庭环境,哪一种是我们希望给予孩子的呢?


参考文献

Doherty, J., & Hughes, M. (2009). Child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0-11. Essex, UK: Pearson.



图&封面/源网络



上一篇:【阳光家长学院】赢在新时代 |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下一篇:【阳光家长学院】让大脑去“散步”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涌泉路166号 电话:0576-85170777;85892333 邮箱:tmg-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临海市培文阳光实验学校赣ICP备2021000823号-4  DESIGN BY: HUUDON